2024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出路!

在准备新年第一篇文章的时候,本来计划延续昨天的话题——《没有”劳务派遣“的人力资源服务业,2024年后将会怎样?》。讨论一下辞劳务派遣,迎灵活就业”后的思考和探讨,看了吴晓波2023跨年演讲的公众号全文,被其主题所吸引——2024,活下去就是胜利!
他的这个题目,让我想起了同行的感慨:2023年,可能是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史上最难的一年。“活下来”成为不少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“小目标”。所以这篇新年文章,调整了方向,围绕2024年的思路和出路来写作。文章的大部分内容,是2023年底写的一篇还没有对外发表文章,今天首秀,也算是向2024献礼之作,文章较长,感谢耐心“陪读”

 

一、在主观上打开思路

从疫情三年和疫情后出现的市场“骤变”,我们要重新认识变化,主动接受改变,重新思考行业,谋求发展。丘吉尔曾说“永远不要浪费一场危机”,每次行业的大变,给行业造成了不少“危”,同时,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新“机”,要借助这次的“危机”,打开思路,不局限于现状,从国内外成功案例中得启示、找出路,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“变革”、“创新”和“转型”。思路变,出路就多,随之的信心也就增加!

二、在市场上谋求出路

人力资源服务市场,伴随着政策、经济、社会、技术等环境的变化,市场中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,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主要出路有:

1.从忽视市场到紧跟市场

十年前,大部分中小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都没有市场部门,或者没有专门做市场的人员,更多是靠“老板”或几个高管“拍脑袋”、“拉关系”支撑起的客户体系。面对变化加快、竞争加剧的市场,要保住原有客户,拓展新的客户,实现高速、高质发展,就要重视市场,要深入市场、研究市场、调查市场,从市场中找到新需求、发现和发展新客户、大客户。具体要采取以下措施:

一是从研究对手中发现新市场。要对竞争对手、对标企业进行持续的市场研究,了解他们有什么最新动作?有何新突破?在做主攻什么?引进了什么新高管?开发了什么大客户?承办了什么新市场活动?通过这些研究,可以做到知己知彼,拓展生意。

二是从研究新政中找到新变化。近几年的政策新政主要是“劳务派遣”规制,税务的“营改增”,社保税征、社保代理的严管、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等法规政策的出台,都对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、新产品的调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。

2014年起,因为劳务派遣受到严格“规制”,劳务派遣业务开始大量转变成“服务外包”,经过几年的适应、实践,大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在原来初级服务水平的基础上,开始分行业、分专业、分岗位外包服务的专业深处推进,在“服务外包”、“制造外包”的细分领域、精准服务、精益生产等方面“高歌猛进”,已经取得成效。

三是从经济形势和产业变化,预测新市场、新机遇。未来,经济形势不再是持续向好,一定是有波有浪,要在市场的大海,学会发现新机遇、开发新产品、找到新模式、拓展新市场。

四是客户需求的变化、增减中寻找新商机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在服务客户的过程中,一定会出现客户需求的变化,一些变化可能就是新产品、新市场的机遇,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尤其是一线的销售或服务人员,一定要有敏感的商业意识,及时捕捉客户需求,之后,要把需求转变成产品和服务,成为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新产品新服务。

五是从技术突破或应用中创造新市场。科学技术对专业服务的影响越来越大,人力资源服务的所有服务,都有用技术来升级、改造的空间和必要。2023年4月,阿里云峰会上,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张勇指出:“各行各业都已经在全面地用数字技术去改造企业面向市场、销售、服务和用户运营的方式,去全方位地改造企业生产经营。”

2.从服务客户到助力客户

人力资源服务,不是简单地做好客户约定的服务,还是深层次的理解客户的要求。我们在2001年承接一个日资知名企业的劳务派遣服务时,不是简单地完成招人、派出、发工资、缴社保等工作,重点要解决派遣员工的稳定性,派遣与正式员工的矛盾,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,才能保证这个知名公司的劳动用工改革的平稳、顺序完成。为此,加强与客户单位HR、用人部门的沟通,加强派遣员工入职培训和职业引导,做好员工日常的沟通和问题解决,用三年时间,帮助客户圆满完成劳动用工改革,没有出现员工大的波动和群体事件。另外一家外资企业,因为劳动用工改革出现问题,导致全厂1400多名员工“停工”超过一周,导致这个企业关闭数周。所以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全面把握客户需求,做好基础服务的同时,重要的是能够帮助客户实现更大的价值。

我们每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应该都重视和维持客户,但很多没有理解好客户的核心诉求,没有深入研究客户,“服务”只做在表面和只达到初级水平。未来,应该加大对客户及其关联客户的研究,发现他们的真实、深层次要求,提供有共性、也有个性的专业服务,找到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率服务客户的办法,提升客户满意度、提高客户留存度。

3.关系营销到市场营销

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起步或创业,都是靠“熟客”来完成的。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,就要加大市场营销的力度,要从更多“生客”或潜在客户中拓展业务,才能真正实现快速和高质量发展。为此有做好以下工作:一是要重视市场营销,从“一号首长”到全体员工都重视;二是要成立专门的市场营销部门,加强组织建设;三是建立和完善市场营销绩效、考核等制度;四是是选拔和培养一支优秀的市场营销队伍。

三、在政策上发现新路

不论国内国外,政策对人力资源服务的影响都很大。我们去欧美日本考察、学习,所有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老总都会告诉你,他们是如何重视和运用好法规政策的。对行业影响大的法规政策主要有《劳动合同法》、《劳务派遣暂行规定》、《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》、“营改增”的第36和第47号文件。劳务派遣、服务外包都是因为政策催生出来的。社保代理也因为政策问题,已经大量减少,或转为注册公司自己管理,或以“小库模式”托管给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或转为派遣外包。因为政策变化,近几年,劳务派遣、外包服务,开始延伸和拓展新的服务产品或模式,国外流行的PEO(professional employer organization专业雇员服务)和EOR(employer of record名义雇主服务),开始在国内运用,“岗位外包”在更加细分、垂直的行业、岗位上运用,出现更多更有特色的人力资源服务。

2023年6月29日颁布的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》,有很多新的内容,给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带不少利好:一是简化优化行政许可,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,并不得以备案之名行许可之实;二是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不设有效期了,长期有效;三是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分支机构不用再办许可证了,简化了手续;四是职业中介活动中正式明确了“高级人才寻访(猎头)服务”是服务项目之一。在这个新政下,应该会推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全省化、全国化的布局和发展,形成更多区域性、全国性的服务产品、服务公司,值得关注和期待。

2023年6年,香港调整用工政策,开启建筑、航空、运输等行业“输入劳工计划“,第一批建筑业输入劳工配额上限12000人,航空业地勤等人员配额上限6300人,公共小巴客车行业司机配额上限1700人。在这个新政下,一些市场敏感性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始关注这项业务,加大香港用工单位的拜访,联系有资质的对外劳务合作公司,力争从中分到一些市场份额。

四、在产品上适销对路

人力资源服务产品虽然没有电子产品一样变化快,但每一个人力资源服务产品都要不断的迭代升级。以招聘为例,最早的线下招聘,搬到了线上,就有了网络招聘;网络招聘经过十几年的发展,已经进入衰退期,业务下滑厉害;近几年,基于平台化、生态化的多方参与的人才简历管理、人才甄选、人岗匹配服务成为主流。招聘服务在AI、区块链、算法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推动下,自动筛选、匹配能力快速提升,正在颠覆行业的认知,推动行业的新发展,一批前卫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或外来的科技公司,在加速研发适应新时代的新产品或新服务。人力资源服务产品的生命周期总是有一个时间段的,产品进入衰退期之前,就必须研发下一阶段的新产品,保持产品能够适销对路,不会在竞争中淘汰、出局。

五、在服务上以专筑路

“专业”是人力资源服务的“生命”。人力资源服务业经历40多年的发展,人力资源服务的“专业理念”不断更新、升级,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确立了“客户为中心”、“客户第一”、“客户导向”、“专业智胜”、“一次做好”等服务理念;人力资源服务胜任力体系、培训体系、测评体系、专业服务标准日益丰富和成熟,形成和构建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。

近几年,在科技助力下,人力资源服务加快从线下搬到线上,从手工服务到系统服务,自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服务的实践不断增多和普及,人力资源服务“专业化”、“科技化”水平和专业服务标准不断提高,较好满足了客户持续更新的人力资源服务需求。

2023年,全国举办了几次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,有幸参加了一些评审工作,看到很多知名企业以他们的强大人才队伍、超大发展视野、巨大技术优势涉及人力资源服务,全面提升人力资源专业服务的层级,展现了人力资源服务专业化发展的新趋势、新力量和新未来。这些知名企业有“平安”、“腾讯”、“金蝶”、“万科”等。其中,万科以独特的人才理念和极致的专业服务体验,把“人才服务”做了一个全新的演绎,用“科技”将“人才+服务”进行了完美的组合,成立了一个源自万科、服务全国大型集团企业的全新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公司。三年多的发展,这家公司的万科业务只占20%了,80%的业务就是这3年多时间从市场上拓展来的,现在,服务人数达到近20万人,2022年服务费收入近10亿元。万科的这家“人才服务公司”,今年的第一次在大赛中公开露面,就在广东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优异的成绩,体现了“人才+科技+服务”的专业优势,这也告诉我,只有专业筑路,才能实现“三年不鸣,一鸣惊人”。

六、在科技上不断探路

进入到数字化、智能化时代,传统人力资源服务的每一项业务,都可以用科技、技术来重做一遍,颠覆、改变传统业务的方式,构建新的商业模式。科技应用,不断改变和提高服务标准,持续优化人力资源服务流程,全面改善提高服务体验和效率,最大程度降低客户的服务成本。因为科技更新和迭代速度快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加强科技研发和应用,要紧跟时代步伐,不断探索高质、高效的服务新路径。今年,ChatGPT引爆了AI智能服务,有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AI智能人才选拔的基础上,推出了人才招聘服务数字机器人,在深圳、广东省和全国的创新创业大赛中,就获得评委的一致好评和高分。

七、在模式上转变套路

大部分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商业模式、服务模式、营销模式还是十几年前的简单,低价收费,较低盈利能力。当然,一些领先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正在探索“产业互联网”的模式,用技术加商业模式重构人力资源服务新平台、新生态,最大限度地链接更多利益关系相关者,用“平台化、生态化”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的价值。

小微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难以在“产业互联网”上变套路,更多选择走“专精特新”发展模式,是很好的方向和路径,可以通过在某一行业领域、专业岗位的深耕,实现差异化、个性化发展,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。

八、在渠道上拓宽通路

人力资源服务的服务渠道,也是一个竞争能力。全省范围的服务能力和全国范围的服务能力,都在市场有很大的竞争优势。当今,大量中资企业出海,人力资源服务如何服务出海,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服务渠道和服务能力。2006年左右,我们提出在全国构建300个服务城市的目标,到2014年就实现了325个城市的属地服务,成为深圳在全国服务渠道最多的机构,形成了独特竞争力,帮助深圳及全国众多企业实现异地发展的合法用工,为当地员工提供及时、有温度的服务,处理员工各种劳动、就业、社保、公积金、住房贷款等问题,客户和员工满意,这项业务,成为公司增长最快、市场最大的业务。

九、在品牌上蓄势开路

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品牌,是靠专业打造出来的,也是靠时间沉淀出来的。品牌建设和管理受到越来越多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重视,品牌塑造和管理水平日益提升。品牌建设,从“取名”、LOGO、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(MI、BI、VI)到品牌宣传、传播的水平和能力越来越强。一些开展品牌建设先行的企业,已经取得了很强的品牌优势。据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公布的数据,2020年FESCO品牌价值达88.23亿元;2023年中智集团品牌价值达到100.89亿元。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懂得品牌塑造和建设重要性,加大了对品牌的投入,为品牌积蓄势能,能够更好地拓展市场、开发客户。

十、在人才上广开才路

“人才”是人力资源服务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核心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之间的竞争,本质就是人才竞争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主要从以下几方面“广开才路”:

1.吸引和招募优秀人才

每一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,都要做好人才的“有备而来”,也要做好人才的“吐故纳新”。因为市场在变、业务在变、技术在变、模式在变,人才队伍的架构就要随之而变,持续吸引和招募优秀人才,尤其是跨界融合的复合人才越来越重要,招募这类人才难度更大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董事长或总经理要把选聘、培育人才作为自己的首要工作。2023年,行业业务整体下滑,很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裁减人员,当前处于人才相对“富足”的时期,有远见的公司在做“人才抄底”的工作。

2.构建核心岗位胜任力模型

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募人才标准是什么?管理人才用什么工具?是每家公司都要面对的问题,小公司有小公司的问题,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问题。小公司可能要“一专多能”的客户服务人员,大公司因为专业分工清晰,需要的客户服务人员具有更加专业性要求,同样是客户服务人员,不同公司的胜任能力要求也不完全一样。

3.做好公司人才盘点

每隔一段时间,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应该做人才盘点,从具体实务的角度来讨论人才盘点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盘点人才政策;盘点人才定位;盘点人才结构;盘点人才规模;盘点人才素质;盘点人才业绩;盘点人才差距;盘点人才风险;盘点人才继任者或接班人。

4.建立健全人才管理体系

健全的人才管理制度体系,至少包括:劳动合同管理制度;岗位聘任管理制度;员工培训制度;员工晋升与降职制度;员工薪酬管理制度;员工奖惩制度;员工考核与绩效管理制度;员工福利制度,等等。

5.加大培训力度

人力资源服务业因为没有大学科班出身的专业人才,也少有大学期间就开始的勤工俭学、兼职工作,新招聘的毕业生都需要培训来加快其成长、成熟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员工,搭建不同的培训体系,才能保证持续提升员工业务能力,与公司的发展实现能力同步。除了内训,还应该安排员工参加外部的培训、论坛、考察、交流等活动,开阔员工的眼界,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。

6.规划成长通路

人力资源服务业招用的员工,大部分是“生手”,对行业不了解,对自己的未来一定很迷茫,这时,就需要经营负责人,为他们规划好职业发展路径,帮助他们在公司得到学习、发展。经营者要根据员工的个性、能力、兴趣等特征,引导他们在岗位成长、成才。

最难的2023已经过去,扑面而来的2024将会怎样?12月31日,习总书记发表的2024年新年贺词给我们提醒: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,也对未来充满信心!面对充满希望2024,不论我们面前有多少困难,都要满怀信心去应对,老话说得好“出路总比困难多”。以上提出的十点思路,只是为您抛砖引玉,希望帮助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激发更多的思路,找到更多的出路!

2024年亚太人才服务研究院的部分活动预告来了,第一项1月17-19日的“上海外包班”已经开始报名,报名方式详见另一篇公众号文章,谢谢支持!

 

2024年7月12日 09:31
浏览量:0